主编:车邻 童天鉴日 落葵
荐稿:王立世 郭卿
副主编:杜婧婧 马文秀 苏瑾
新诗馆是个公益性诗歌平台,无力支付稿费,谢谢支持!

刘章的诗
(10 首)
二十年荆钗布衣,
泥土作粉黛,青丝雨洗,
风吹野花落满头,
瘦影飘在小溪。
(那时使我惭愧,
辜负了她青春年纪!)
五年身居大城市,
穿衣要处理品,
买菜要论堆的,
还常在楼下楼下,
广播这些消息。
(如今使我骄傲,
爱她的乡土气息。)
八方语,乡音亲!
男带泥土味,女有山石音。
小伙说笑水出山,姑娘唱歌鸟在林。
大娘的唠磕,婶子的哄孙,
声声也带好音韵!
山女子不知李白诗句,
不在月下捣衣。
碧云天,黄花崖,
水晶般小溪,
棒槌声不缓不急,
奏出悠悠的心曲。
不是棒槌敲落树叶,
是树叶送来一种消息。
把布面洗得净净的,
男人的衣裳是女人的脸皮;
把棉絮捶得松松的,
把一腔爱吹到絮里。
棒槌声停了,
有无边心事涌起,
叹黄花将枯,
恨流水太急。
夕阳斜对柴门,
门前的杨树才织轻荫,
她坐在门槛上,
让孙女帮她穿针。
偶尔有脚步声从远处响起,
她侧耳凝神,
等那身影从眼里逝去,
又低头缝纫,
将青线拉长,拉长,
把失落的日子搜寻。
三十多年以前,
她是山里的美人,
三间茅屋,多么温馨,
装着半个山村,
小伙子们请她保存故事,
门前小路,足音似鸣琴。
如今她感到孤寂,
花径被野草相侵。
人啊,为什么要老呢?
她幽幽的怕到黄昏。
放下针线,抱起小孙女亲近,
望南山,看一朵闲云。
一对归来的燕子,
呢喃飞过杏林。
锄草田间,打柴山洼,
昼日里黑汗白流不在家。
辜负了屋前屋后花,
何曾见燕子飞来飞去,
似不闻山雀唧唧喳喳,
偶尔夜来风雨声,
担惊受怕,
惦记汗水浇的好庄稼。
最是鸡鸣声声入耳,
忙乱乱蹬鞋穿袜,
雨前摘桑,风后拔麻。
如今这悠悠思念,
简直是有线儿牵挂,
半夜里似听见蛐蛐,
瞿瞿瞿瞿,
大清早如闻金银花滴露。
滴滴答答,
更有那日日黄昏,
燕子归巢翅儿斜,
魂飞天涯。
父亲走时,我才满周岁,
记不得他的容颜,
我按想象,请侄儿画像,
一见,竟泪水涟涟。
他死时只有四十五岁,
不过像我儿子一样的中年,
我六十八岁梦见他,
他年龄是一百零三。
醒来一算,差了七岁,
多多少少,有点遗憾;
而梦里,父亲与我同增岁月,
这就叫血脉相连。
我也要走的,只是早晚,
把这个梦留给人间:
有谁破译了它的谜底,
他的心,一定金光闪闪。
寒食雨,
谷雨风,
家乡四月忙春耕,
一川绿柳红旗引,
几只铁牛杏花中,
鸣笛两三声。
草青青,
影憧憧,
歌声唱在白云中:
“开出犁沟撒种子,
流下汗水盼好风……”
乡音是此情!
蒙蒙雨,淡淡风,
岸横:杨柳依依草色青。
小溪满,水库平,
溶溶,冰瀑落珠下桃峰。
云中鱼,水中鹰,
多情,都在青山倒影中。
新船下水如白鹭,
西东,女娃头巾一点红。
笑一层,网一层,
重重,诗情画意浓……
三月春雨落纷纷,
村长取种赶回村,
两道眉梢水珠滚。
胸膛跳动火红心,
草帽盖着一片春——
掌上良种欲生根!
花半山,
草半山,
白云半山羊半山,
挤得鸟儿飞上天。
羊儿肥,
草儿鲜,
羊吃青草如雨响,
轻轻移动一团烟。
榛条嫩,
枫叶甜,
春放沟谷夏放坡,
五黄六月山头转;
抓头羊,
带一串,
羊群只在指掌间,
隔山听呼唤。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吾国怪现状”公号
这里不光有诗,还有世界,放眼看世界,才能知情伪,我们主译欧美社会、文化、技术等专题文章!